1601年威尼斯人三公,一阵锣鼓喧天中,年仅12岁的阿巴亥被叔叔
布占泰
嫁给了建州女真部的首领----也就是43岁的努尔哈赤。
乌拉那拉·阿巴亥
(1590—1626),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
满泰
之女,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最后一任大妃,也是
英亲王阿济格、睿亲王多尔衮、豫亲王多铎
的生母
。
她生的孩子尤其是多尔衮在清朝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意义。
虽然这是一场部落之间政治联姻,但却丝毫不影响
阿巴亥得宠
。“老夫少妻”的组合更加给这段婚姻带来了跌宕起伏的皇子继位史。
即使当时努尔哈赤的后宫中已妻妾成群,但大妃
富察氏
死后,接任大妃之位的却是“天降上司”的阿巴亥,王座之下,群狼环伺,稍不小心,便是万丈深渊,你死我活,如今再看,阿巴亥能够坐上“大妃”之位,
是幸还是不幸?
至高无上的地位虽然给她带来了荣耀与显赫,却也带给她诡谲多变的后半生。
乌拉那拉·阿巴亥
在1605年生下
了阿济格(第十二子)
,1612年生下
多尔衮(第十四子)
,1614年生下
多铎(第十五子)
。
先看下位汗王——皇太极
皇太极
,是努尔哈赤的
侧
福晋
叶赫那拉·孟古哲哲
之子,不能与大妃衮代之子(嫡子)相比,但是孟古哲哲是被努尔哈赤用最高规格的婚礼娶回来的,深受努尔哈赤受宠,甚至凌驾于的大妃富察氏之上。
但很不幸
,后来努尔哈赤娶了阿巴亥,新人总比旧人强,而且还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。并且当时和叶赫部闹得很不愉快,前朝与后宫关系密切,
孟古哲哲理所当然的就失宠了。
面对种种变故,这个柔弱无比的女人没有坚强的站起来,不到两年便病亡了。
母妃的亡逝,让皇太极的身份和地位变得越发尴尬了,同时,皇太极心中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。
努尔哈赤消灭叶赫部时,
皇太极对外祖家
手段极其狠辣,这是因为叶赫部的首领也就是皇太极的亲哥哥
纳林布禄
担心母亲被努尔哈赤扣留,让孟古哲哲带着遗憾离世。
但在在努尔哈赤的制止下才没酿出惨案。
从这一点来说,
皇太极不是努尔哈赤理想的继承人
,毕竟当初努尔哈赤面对自己的杀女仇人布占泰尚且能做到原谅,
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应该着眼于大局才是
。
宫中秘闻牵连大妃阿巴亥
1620年3月的一天,努尔哈赤的小妾
代因扎
向努尔哈赤告状:
侍女秦太与纳扎发生了口角,恼羞成怒之下便将
纳扎与巴克什达海私通
的丑事曝了出来。
努尔哈赤调查后得知,纳扎的确在大妃的应允下,送与巴克什达海蓝布。
为什么这点小事就认定了纳扎与达海私通的存在“奸情”?
皇冠体育

因为在当时规定:妻子
不经汗允许,私下里送布匹或者锦缎给女子,即是欺骗丈夫;若是送给男人,则会被认为有了外心,要给丈夫戴
“绿帽子”
。
因此,这可算的上宫中不可说的大事了,尤其是
大妃
亲自违反禁令,这就更让身为男人努尔哈赤愤怒。
随即便处死了纳扎。
但这件显然只是一盘“开胃小菜”,真正的“大餐”可是剑指大妃。
果不其然,
代因扎接下来
说
还有事情
要向大汗报告:
大妃两次备佳肴送给大贝勒,大贝勒受而食之;又送给四贝勒,四贝勒受而未食。
大福晋还一日二三次派人去大贝勒家,还在深夜外出宫院,行踪诡秘.......
事关头上的帽子,努尔哈赤立即下令严查,
这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
原来大妃与次子代善之间早有暧昧不说,每当宴会时,大妃都会与代善眉来眼去、眉目传情......
调查“属实”
。
努尔哈赤这老头气得差点没撅过去,
碍于自己的面子,找了个借口,
乃以大福晋窃藏绸缎、蟒缎、金银财物甚多为词,定其罪’,
也就是说给大妃定了“窃藏金帛”的罪名
这“罪名”也不能口说无凭吧,于是一场关于搜索大妃罪证的行动展开了,很快侍卫在蒙古小妾
阿迹根
的告发下,在阿济格的家里搜出了大妃“私藏”的财物~~~~~
那这个大妃到底是谁呢?
努尔哈赤曾说:看在三子一女的份上,免去大福晋的死罪,但将她休弃。
值得注意的是,阿巴亥没生过女儿
,那么努尔哈赤口中的
“三子一女”
之母且又是大妃之位的女人真的是阿巴亥吗?
不过,种种迹象表明,大福晋(大妃)指的便是
阿巴亥
:
富察氏是努尔哈赤的堂嫂,从
年龄上来说
,即使比努尔哈赤年轻也不会年轻到哪去,努尔哈赤都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了,衮代又怎么会容颜不衰?
富察氏的死因不明,但皇太极说她死于亲生儿子莽古尔泰之手,皇太极没必要给弟弟罗织个杀母的罪名;
衮代只生有二子一女,
又何来“三子一女
”?
而财物是从
阿济格家
里搜出来的,所以,当时的“大妃”应该是指阿巴亥。
很可能,阿巴亥在当时照顾自己亲生的三个儿子之外,
作为嫡母,她的膝下还有其他妃嫔的女儿。
因此努尔哈赤说是“三子一女”。
这桩蹊跷的“绯闻”,直接破坏了努尔哈赤和代善的父子关系,同时一举扳倒了大妃阿巴亥。
正当所有的人都认为,阿巴亥已是废子了,努尔哈赤却在一年后让所有人大吃一惊,因为这老头再一次对她恢复了宠爱,
她又重登了大妃宝座!
你以为阿巴亥接下来就会高枕无忧了吗?
历史又一次让所有人大吃一惊——努尔哈赤的“意外”离世
1626年,67岁的努尔哈赤亲征宁远城,却遇到此生劲敌----袁崇焕。
袁崇焕力挫努尔哈赤,既打击了努尔哈赤,更
让他在此次战争中不幸逝世
。
自知时日无多的努尔哈赤,派人去通知阿巴亥来接自己回去,但是,努尔哈赤没能挺到与儿子们相见的一刻,便去世了,
阿巴亥成了陪伴努尔哈赤
最后一刻的人
。
由于努尔哈赤生前没有明确立下谁是继承人,那么谁继承汗位成了后金最大的问题。
最终经过多方的
极限拉扯
,皇太极被推举为汗。
新汗即位,无奈赴死
令阿巴亥没想到的是,新汗皇太极上位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将自己送上黄泉路!
而此时,离努尔哈赤去世还不到一天的时间,诸王闯进了后宫,并且通知阿巴亥:先帝早有遗命,交代诸王让大妃殉葬。
对于这莫名其妙的“
要命符
”,阿巴亥自然是不信的,并极力反抗。
但是,诸王恶狠狠地盯着她,并且冰冷地说道:先帝有命,虽欲不从,不可得也。
这一刻阿巴亥懂了,为了三个儿子的平安,她从容地换上礼服,明知这种时刻不能哭泣,却依然忍不住哽咽哀求:
自十二岁事先帝,丰衣美食,已二十六年。吾不忍离,故相从于地下。吾二幼子多尔衮多铎,当恩养之。
在得到诸王承诺后,
她绝望地走上他们铺设的黄泉路。
清朝第一位父皇摄政王——阿巴亥之子多尔衮
满清入关后,阿巴亥的次子多尔衮摄政,他虽一生无缘于皇位,
但却做了实质上的皇帝,他也是满清入主中原的奠基人。
顺治七年威尼斯人三公,多尔衮为生母阿巴亥得到了“ 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”的谥号 ,牌位入太庙。 但多尔衮死后,阿巴亥的谥号被废除,牌位也被赶出了太庙。 坐上“大妃”之位的阿巴亥此生,是幸还是不幸?